2013应届生2016考研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15分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研情况
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2013年入学,应届考生
报考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考专业: 固体地球物理学
考试科目与初试成绩
思想政治理论(101) | 英语一(201) | 高等数学(甲)(601) | 地球物理学(826) | 总分 |
---|---|---|---|---|
65 | 76 | 75 | 125 | 341 |
数学单科不足90分没能进入中科院复试
调剂到南方科技大学,目前已结束调剂流程,正等待最终录取情况。
引子
让你晚上喝咖啡,装什么汤川学,半宿没睡着。趁着睡不着考虑了怎么开始写这段时间考研的经历。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文才,生不出花来,索性就按时间进行记录,辅以关键字的,一些我用的方法和资料也在其间给出。
在考研调剂准备面试时,获得室友的帮助,他帮我修改了复试英文自我介绍,传授了我一些非常实用的面试经验。其中一个面试回答提问STAR四步曲,相见恨晚,就大致用这个四步曲来安排文段的写作,即
|
|
闲话说了很多了,接下来就开始正文。所谓按照时间,其实不过是依靠自己的记忆,因此难免出现时间比较久的记忆不清,以及印象深浅带来的详略不同,还请理解。
1. 2016年3月以前: 读研不是理所应当
1.1 基本情况
地球物理学相当小众,据同学SeisPider讲全国加起来估计也不到500名学生。这个学科理论上要求有极高的数学,计算机,物理学乃至地质学知识,实际上因小众而要求不算太高。对口工作很少,自从美国页岩油革命后,最为赚钱的油探行业基本停摆。目前就我了解到的可行的工作主要有
|
|
但是地震局大都要求必须是硕士博士学历,也就是说,本专业本科毕业对口工作很少,进一步而言,工作大都要求频繁出差。找工作基本上只能是找对专业没有要求的。
相较来看,走学术研究的道路是比较自然而然的选择,因为小众,所以相较而言竞争和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也正是因为小众,在工作的选择方面,正如之前所说,远远不及金融和计算机之类的专业。
因此同专业同学大部分是在准备读研,一方面专业所限,另一方面读研也是这个时代的风气。
1.2 我为什么读研
我个人从小就喜欢科幻,加之对未来的思考不多,因此基本上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还想要继续有机会研究有趣的东西,因此读研为代表的学术研究道路是不二之选。这是其一。
也正是对未来的思考不多,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过上怎样的生活一无所想,而选择读研,选择考研,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同学朋友准备考研的居多)最简单的选择。这是其二。
最为决定性的原因,现在看来应该是其二。
1.3 做了什么
我大一下学期迷迷糊糊挂了一课,加之成绩不够好,因此唯有考研这一个选项。大致上也就是有这么一个模糊的决定,别人问起的时候有个说法,以及,模模糊糊的在准备,比如不成系统的随心所欲的复习数学,背单词什么的。
1.4 经验教训
没有想好要做什么,没有理解每个选择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和当时的我一样是大三,一样是因为我列出的这样的原因来准备考研像这样随大流的来准备考研,给以后很多事情准备不到位埋下了隐患。这真的不是随大流就能顺利进行的事情。应该要有清晰的目标与决心。
当然考研也正是让这样的我目标逐渐清晰,并考验最终的决心的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来说不亏。但请做好接受考验的准备,也就是说绝不是什么坦途大道,有决心的,拿出决心,没决心的,拿出拿出决心的准备。
如果你还没有体味到这些,也无妨,请记住
|
|
2. 2016年3月: 计划
2.1 做了什么

图1 2016年3月制定的复习时间安排
先请大家忽略掉我糟糕的字体。这个计划包含复习的周期,当时想要能复习3遍,数学和英语这些短时间难以提高的学科先行复习,每天不占用很多时间。政治和专业课因为大部分是记忆性质的学习,因此可以暂缓复习。
还指出了每天应该保证的学习时间,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希望自己能战胜的一些缺点,比如看闲书停不下来,带手机就很容易玩手机之类。
甚至还给出了奖励。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几乎没有完成但是奖励还是奖了……
这个计划如所有的计划一样,无疾而终。如果不是无疾而终,应该挺有用的。
2.2 经验教训
既然谈到了计划,这里就专门讲讲计划。复习考研中我做了无数个计划,,很多这样的计划最终作用,就是给我以后作出合适的计划以经验。
因为我一天不可能学习13个小时,我不可能一下子就不玩手机,那么,什么才是有用的计划?
|
|
这个时候我做计划的眼光倒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应该集中精力复习数学和英语,但却没有实际的操作。
我个人比较偏爱电子版的教材,这个阶段主要使用的复习资料都是网上下载的一些教材之类。因为是盗版,这里就不给出下载链接,这里把用的资料以及效果列出来,给大家个参考
|
|
3. 2016年7月: 中科院质球所夏令营
小众专业,读研的选择也不多。
中科大是本专业最强的地方,可惜不收考研生,北大象征性的收一个考研,剩下的在考虑范围内的就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本校。
出于不愿意在同一个地方待7年的想法,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太多考虑本校,觉得中科院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地震局不像是一个学术机构。其他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之类,因为是211院校,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因此当时的决定就是去中科院。
在接近放暑假的6月份有了一个去中科院质球所夏令营的机会。
其实这个机会也是其他有心人在准备,我听说之后才猴急猴赶的递交材料准备报名。这个报名的过程还相当曲折,一开始还没有通过,后来在一位导师的帮助之下,我们一行几人才得以获得去夏令营的机会。据说是因为12级学长去夏令营的没有一个留在中科院,算是被学长“坑了”。
在中科院质球所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很多,大概40多人,其它来自中石油大学,来自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中科大,包括我们,总共也不过十几人许。
碰到一些很优秀的人,多才多艺盛气凌人的石油大学的一位女神,饱受各种数学和物理学折磨的中科大的同样喜欢nokia的男生,还有在参观研究所各个实验室时,总是能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的一位不知名的女生。
中科院夏令营没有进行传统上的笔试面试以取代录取后的复试。而是安排了很多院士教授给我们做讲座,最后则是见面会。
总体上来讲这个夏令营对于考研的我来说没有太大用处,我总不能去找导师然后说,等我考完研来找您?长见识的意义大于实际功能。反而如果是保研的话,这应该是联系导师的不错的机会。
4. 2016年8月: 准备复习
4.1 基本情况
算是比较浑浑噩噩的瞎准备了好几个月,其实也没有做什么太多的事情,不成体系的复习。这个时间已经离考研不到半年了,周围的亲戚朋友都非常关心我考研的情况,打算,并也给了不少经验。
在与三年前考研的表舅谈过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考研要考些什么,数学一和数学二还都分不清楚。赶紧去查往年的考试要求,当时我要想着要报考的为中科院质球所,因此大部分都是以质球的公告所为准。
4.2 做了什么
首先在官网查询考试的科目与范围,这个视你要报考的学校不同。我这里从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给出的附件中查询到我要报考的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的考试科目,询问学长得知一般专业课考地球物理学。
找到了要考什么,接下来就是在附录最后给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查找自主命题科目的考试大纲,我这里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考试大纲,从这里下载到各个科目的考试大纲。
有了考试大纲,除了统考科目外,基本就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寻找教材进行复习,尤其是专业课。此外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历年真题提供了部分真题的下载。
同样是因为小众性,其它地方很难找到自主命题的复习资料。我这里有12级同样报考中科院的学长在淘宝购买的复习资料
2016032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高数(甲)历年真题,密码: kyaf
md5: ff33be9cd2454c3067269b21aa0495ee
如果你是地球物理学,也打算报考中科院,请好好做这些题目,尤其地球物理学,答案请背熟,还有之前提到的官网下载到的原题,也要找好答案
其它专业流程类似,以及想必自主命题的原题也都很重要,我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
4.3 经验教训
这个准备工作真的有些晚了。但我发现我还真不是最晚的,同样报考中科院的另一个室友本该和我一样考数学(甲),却在在9月份开学的时候买了数学三的参考书。
如果你打算考研,那就做好这部分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很简单但很重要的工作。
|
|
另外,还有很多渠道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百度贴吧,有很多前辈把自己用的复习资料贴在贴吧,也有很多经验之谈
|
|
5. 2016年9月~12月初: 复习最佳状态&艾宾浩斯记忆法
5.1 做了什么
考研迫在眉睫。如此拖延的我也如临大敌。我和同样考研的三位同学一起,四个人开始组成考研小分队,每天在图书馆自习,我应该受益比较大,因为我自制力最差。这个时候的画风是下面这样的,还算是基本能完成学习计划

图2 2016年9月每天的学习计划及完成情况
最后经过不断的完善与思考,画风变成了这样

图3 2016年11月的学习准则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学习方法和思想的演进,在下面挑比较重要的给出详细介绍。
5.1.1 艾宾浩斯
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的遗忘过程,有针对的复习记忆。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记忆,解决了记忆问题,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最开始想要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法,是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觉得扇贝单词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之前有听一位要读PhD的同学讲过考GRE时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进行背单词,速度快效果好。因此也就想到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背诵考研词汇。
背诵考研词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想到将艾宾浩斯推广到所有依赖记忆的学习内容上面。在不断的实际使用中,目前摸索出以艾宾浩斯为基本方法的记忆方法。
艾宾浩斯背单词,我是先从豆瓣上读到的,我实在找不到当初我看的那个页面,其它检索到的页面大同小异,除了我这里所写的外,大家可以搜索其它的参考
|
|

图4 《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 词根+联想记忆法》画的正字与每一个便签隔开的即为一个单元
艾宾浩斯记忆法用起来非常辛苦,但绝对值得。每每复习单词到深夜2点以后,但其实最后记忆效果真的相当不错。

图5 三个学科的按照艾宾浩斯进行复习的安排
5.1.2 韦伯知识深度
- 简单回忆
- 使用技巧和概念
- 论证和推断
- 延伸规划和调查
提这个知识深度,是起到在学习的时候判断自己应该到达什么样的层次,比如政治需要的更多是简单回忆,专业课更偏重使用技巧和概念的考察,而数学和英语阅读理解则更多侧重于论证与推断。至于更高级的延伸规划与调查,我也还不太懂到底是怎个意思。
根据这个来衡量自己学习效果如何。
5.1.3 其它方法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这些方法,更多的是态度上的一个问题
|
|
5.1.4 数学
数学因为要考的是中科院自主命题高等数学(甲),考察范围主要是同济版高数,但从往年试题来看,难度基本上处于统考数学一和大学生数学竞赛题之间,因此除了同济版的高数教材外,我大多是基于高等数学例题精选_高等数学竞赛培训教程进行复习,恰好针对的竞赛入门。
而我在实际复习中偏于记忆例题方法,而不是做题练习,因此最后只能微笑着
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5.1.5 政治
基本上是按照肖秀荣全套练习题,背诵的则是风中劲草的教材(11月份开始看分钟劲草)。不过因为时间安排上的问题,我基本没有成体系背诵,算是好好地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背诵了肖秀荣四套卷的答案,还只是前两套背的比较好,这个算我走运了,背的全考了。不具有复制性。
尽早开始查阅背诵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因为这个内容少,背诵部分标示清晰,方便记忆。肖八,肖四则很有可能出现原题,重要性就不多说。选择题我主要就是做的肖1000题。
5.2 经验教训
最后考试结果,政治英语和专业课都还可以,数学一塌涂地。从上面这些复习安排中,大家可能已经料到了这个后果,数学是需要练习题目的学科,靠记忆难道不是自己在欺骗自己么?
是的,本次考研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在读这篇文章、正在复习的各位,记得
|
|
以及有机会的话,不妨当12月一开始就进行考试,因为时间拖着拖着就不够用了。我这次政治算是幸运,肖秀荣四套卷预测颇为精准,英语则吃了不少没有特意准备作文和翻译的亏,数学不说了,专业课则是在考试前一天才从前面给的那个复习资料里曼背到两三道原题,我的时间安排显然是失败的
|
|
6. 2016年12月21日~23日: 临考情绪崩溃
7. 2016年12月24日~25日: 考试
(20170621很好我来填坑了)考试第一天上午是政治,下午则是英语。前一天晚上休息不太好,但来到考场还是非常令人亢奋的。早餐什么的不表,在路边解决,其实现在想想我们的准备是有些不足的,对我这样消化不好的人来讲,没有因在路边小摊吃东西而肚子不舒服是一种幸运。
政治选择题无须多言,不用画费很大的功夫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分数。不过我答主观题的经验可能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基本上没有背下无论是肖秀荣还是风中劲草的系统的用于答题的知识点,而仅仅是在考试三天前背了肖秀荣四套卷的大题,而且还并不是每套都背,大概就前两套和最后一套的大题背的熟一些。非常幸运地精准地背到了3道大题的答案。最后政治分不算很高,但也算是拿了一个平均分之上的水平,况且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也就是刷了命题人1000题,看了几遍知识点。
中午母亲打电话关照我的情绪,另一方面从政治考试中也算获取了一些自信,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
英语若是按照之前提到的艾宾浩斯记忆法,加上训练一些阅读理解,问题不太大。我在复习中缺陷很大的地方在于写作,是的,写作很难,复习的时候就避开了这个难题,也因此感觉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写的作文就是标准的初中生作文。算是一个教训,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特别要注意切切实实地写出来,不仅仅是记范文。
考完试回学校的路上还是相当堵的。又和母亲通了电话,获得了相当的鼓励
8. 2017年2月: 初试成绩与历年录取情况分析
9. 2017年3月: 联系导师
10. 2017年3月: 一次失败的找工作面试
11. 2017年3月: 调剂决定
12. 2017年3月22日: 南科大复试
总结
修订历史
- 20170325 第一部分初稿,并上传